模块化手机 LG G5 带给我们的反思
在前一段时间,LG G5 一经推出就凭借其模块化的「下巴」而吸引到大家的视线,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之前设计癖关于 LG G5 这款手机的介绍。这块可拆卸并可更换的「下巴」不仅新奇,更为模块化手机开创了一块新的市场,但其实 LG G5 更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模块化手机的反思。...
在前一段时间,LG G5 一经推出就凭借其模块化的「下巴」而吸引到大家的视线,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之前设计癖关于 LG G5 这款手机的介绍。这块可拆卸并可更换的「下巴」不仅新奇,更为模块化手机开创了一块新的市场,但其实 LG G5 更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模块化手机的反思。反思如何,且听笔者细细叙来。
LG G5 的两块模块其实并无大用
LG 公司在 G5 的发布会上共展示了两款模块,分别为 LG Hi-Fi Plus 和 LG Cam Plus。
Hi-Fi Plus 则是 LG 公司为音频发烧友们而专设的,理论上能够明显提升手机的输出音质,但其实不然。这种提升实际上并非完美,因为在不使用 Hi-Fi Plus 模块的时候,为了使手机能够正常输出音频,LG 公司必须在 G5 手机中内置一块非 Hi-Fi 的音频模块,耳机插孔就设计在手机上部,所以 G5 一旦更换上 Hi-Fi Plus 模块就会导致手机出现上下各一个耳机插孔的情况。而且,在 G5 更换上 Hi-Fi Plus 模块,G5 本身内置的非 Hi-Fi 模块就相当于被屏蔽掉了,音频输出直接由 Hi-Fi Plus 模块接手。这在极大程度上的造成了手机内部空间的浪费,其实 LG 公司完全可以像其它厂家学习,例如 VIVO,直接将Hi-Fi 的 DAC 芯片内置在手机中,也就不必再专门外置一个模块化的「下巴」了。
Cam Plus 是 LG 公司为了满足摄影爱好者而设计的,其上拥有一枚调节图像大小的滑轮,以及一枚快门键。虽然 Cam Plus 在极大程度上的使手机的操作方式接近于相机,其实也不然。相对于滑轮和按键来说,多年使用手机拍照累积下来的习惯导致,用户们还是更习惯直接在触屏上进行操作。而且,已经熟悉单反上的按键和滑轮的摄影爱好者们都不会用手机作为主要的摄影器械,毕竟手机和单反的成像质量之差在那摆着呢。
更早的模块化手机
Project Ara
其实模块化手机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3 年,在那个时候,Motorola(摩托罗拉)还在 Google 旗下,而第一款模块化手机 Project Ara 就是出自于 MOTO 之手。Project Ara 旨在将手机各个部件模块化,从而进行更方便、低成本的升级。首先你要选择自己想要的手机框架(三种尺寸),然后开始添加处理器、电池、内存、相机甚至是指纹传感器和心率监测器模块,模块与框架间使用极强磁铁连接,并且可以单独关闭和开启模块。
2014 年 4 月 10 日,Google 公司发布了 Project Ara 的 MDK(模组开发套件,Module Developer Kit)0.1 版。而在 2014 年 4 月 15 日,谷歌公司在第一届 Project Ara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首款模块化智能手机将在 2015 年 1 月发售,最低价为 50 美元( 311 元软妹币),而初始模型外观将为灰色设计,Project Ara 项目负责人保罗•埃雷蒙克埃雷蒙克解释说,之所以会选择灰色,是因为这种单调的配色更容易激发用户对手机个性化定制的热情。埃雷蒙克还透露:「 目前的 Android 尚不能支持动态的硬件产品。不过,好消息是幸亏我们是谷歌。」
Spiral 2
在 2015 年初,Google 推出了 Project Ara 的第二代 Spiral 2,它配备了一块 1280×720 的屏幕,并且提供两种不同的处理器模块,分别是 Marvell PXA1928 模块和 NVIDIA Tegra K1 模块,支持 3G、WiFi 和蓝牙连接。摄像头则为 500 万像素的,当然,摄像头的模块也可以更换,甚至可以直接去掉。最大的缺点就是电池容量比较小,要比一般的智能手机要小 20% 到 30%,因此续航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当时Google 推出的 Spiral 2 的模块化组件是 11 个,但当时 Google 表示:年末会将这个数字提升到 30 个,并且会提供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模块以及支持 4G 网络连接的模块。以便达成跟上或超越现今智能手机的功能水平。
Fairphone 2
虽然 Spiral 2 一经推出就引起一轮浪潮,但是因为设计难度太大以及模块标准化等原因,Spiral 2 至今也没有正式销售,这就导致模块化手机的市场被他人捷足先登。2015 年 6 月,一家来自荷兰的初创公司 Fairphone 推出了第一款真正上市的模块化手机 Fairphone 2。虽然据介绍说,Fairphone 2 的每一个部分都允许用户自行更换,但是看了真机后,不难发现,其实 Fairphone 2 距 Google 的 Spiral 2 还要相差甚远,并不能像 Spiral 2 那样彻底模块化。而且细看 Fairphone 2 就会发现,无论是机身内部的设计还是模块拆卸与安装,Fairphone 2 更像是一部传统手机,只是将其内部构件的拆卸和安装进行了简化,将焊接和螺丝换为可卡扣固定。所以从模块化手机的真正意义上讲,Fairphone 2 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模块化手机。
带给我们的反思
当我们慢慢接受了模块化手机带来的新奇感后,我们不禁要细细的思考一下,模块化手机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从 1993 年的第一部智能手机 IBM Simon(由 IBM 与 BellSouth 合作制造)出世至今,智能手机的发展已有二十余年。而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智能手机的产品早已成熟,早就已有一套成熟的体系。所以如今的智能手机如果没有配备某种功能,那就意味着这种功能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或者是手机的硬件不足以支持。
其实模块化手机的概念有点像自己改装汽车一样,当我们对汽车的某一个部件感到不满意或者想要个性化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改装更换部件,但是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性能越来越好,部件越来强的情况下,自己的改装就不如汽车公司的原装。在如今手机硬件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模块化的硬件就已经显得多余了。而且,模块化硬件的安装无论是磁性还是卡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手机的内部空间,远不如硬件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省地方。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硬件性能的过剩足以致使我们的手机拥有更长的使用周期,而越来越丰富的功能也会充分的满足我们需求,我们何必非要把手机分割成一块块的硬件模块。所以,笔者深思,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模块化手机。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你在下方的评论区给出不同的见解。
作者阿哲:自由撰稿人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推荐阅读:单反快门速度怎么调